8个损害健康的运动习惯
最近带了 很多学生发现了一些运动问题:
“荷塘月舍”健康讲堂 今天来给大家总结一些常见的不良运动习惯

1.刚吃完饭就做剧烈运动
吃饭后,消化器官需要大量血液供应。若在这时运动,势必使骨骼肌抢走许多血液,造成消化道缺血。不但胃肠的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也会減少,将会引起消化不良。
建议:一般来说,最好饭后30分钟-1小时再做运动(可适个人情况而定),而剧烈的体育竞技,最好在饭后2小时再进行。
2.空腹做运动
空腹时血糖浓度会偏低,这时,锻炼就可能会导致头晕眼花,甚至呕吐,会出现“运动性低血糖”,增加意外伤害的几率。
建议:运动前,应该少吃一点容易消化的食物,如一根香蕉、一个苹果或一小盒酸奶等等,这样就不会因为低血糖而产生不适。从而避免对身体造成的大负荷伤害和压力。
3.不做热身和拉伸
运动前热身、运动后拉伸,是锻炼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运动前,如不热身就直接进入高强度有氧运动,此时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都还没有进入运动状态,体温也较低,肌肉柔韧性不佳,极易给身体带来损害,如造成韧带拉伤或肌肉损伤等。
而剧烈运动后急停,会导致大量的血液堆积到大脑和心脏,严重的话会导致眩晕、休克甚至猝死。
建议:运动前的10分钟热身,能提高身体主要部位的体温,使更多的血液流向肌肉,为身体进行运动作好准备。
而运动后的10分钟放松拉伸,会有助于调整心率、放松肌肉、保护关节,有效的防止运动伤害、增加肌肉弹性。
4.运动前不喝水,运动结束后猛灌水
大运动量锻炼时,人的出汗量是平时的2-3倍,如果运动前没有充分补水,运动过程中也不及时补水,就会致使体温升高,造成肌肉所需氧气和营养物资供应不足,最终导致运动疲劳。
有人会说,运动后迅速大量喝水不就行了。其实,在运动时,大部分血液都会流向身体各部位肌肉,这时,如果一次性大量饮水,水就会积留在胃里,可能会导致腹部沉重闷胀,影响呼吸或出现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现象。
而且,心脏也会因为要分解进入血管里的水分,增加负担,得不到充分休息。
建议:运动前15-30分钟,可分2-3次补充约300毫升水;而运动中应每15分钟左右,就小口慢饮分多次补充150-300毫升左右的水,要切忌不要一饮而尽;运动后需要补充800-1000毫升水,也应采用少量多次的补水方法。

5.运动后暴饮暴食
运动后,因身体大量消耗,有些小伙伴会选择吃很多高热量零食或和一起运动的朋友饱餐一顿犒劳一下自己。
但其实,运动后由于血液多集中肢体肌肉和呼吸系统等处,这时,如大量吃高热量食物或暴饮暴食,就会对肠胃造成很大的负担,而且,还会对想减重的人,造成负面影响。
建议:高强度运动后,可先慢慢喝些白水、淡茶水等不含热量的液体补充水分,在运动后半小时内尽量不要马上进食,经过半小时的调整后,可适当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水果等。
6.运动后喝冰镇饮品或大量饮酒
运动后很多人习惯喝冰镇饮料来解渴。殊不知大量冷饮进入体内,很容易刺激胃肠道,引起血管收缩、黏膜缺血,减弱胃肠消化功能,而造成痉挛性疼痛,甚至导致腹痛、腹泻。
剧烈运动后,马上喝冰水,也可能会引起人体血压降低、大脑供血不足,极易造成心脏、脾肾等损伤,严重的还会引发猝死。
而剧烈运动后饮酒,对身体的伤害也要比平时更大。因剧烈运动后身体会处于亢奋状态,此时喝酒会使身体更快地吸收酒精成分而进入血液,长期如此可引发脂肪肝、肝硬化、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运动后大量喝啤酒,会使血液中的尿酸增加,使关节受刺激,而可能引发关节炎症。
建议:运动中补水可每15分钟左右,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补充150-200毫升常温水或温水;而运动前后最好不要饮酒。

7.盲目运动或过量运动
有些人不考虑自身能力,强行进行超出自身负荷范围的训练或因为某些原因突然加大运动量过度运动,都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很可能会导致肌肉、韧带受伤。
另外,不要在非常劳累或生病的情况下,还按照平时的强度进行锻炼,这时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都会下降,就应暂停运动或减少运动量,以免健身不成反而危害健康,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建议: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和运动量,如果在运动中出现眩晕、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切忌硬撑。
8.雾霾天户外运动
易感染呼吸道疾病,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雾霾天气极易导致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和肺功能下降。另外,雾天锻炼也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建议:在雾霾天,平时有锻炼习惯的应停止户外运动,最好不要进行心肺功能锻炼,如高强度的跑步等。
最后,这些运动中的坏习惯您有吗?坏的习惯要及时改正,而好的习惯要慢慢养成。所以,从现在开始,坚持好习惯,做个真正的健康运动达人吧!
“荷塘月舍”会馆是一家专业的中医理疗养生会馆,为每一位客户提供优质的中医服务,包括传统的中医六技和心身健康等多种咨询及服务!

谢谢提醒,还真有中招 😅
Types of sports injuries
Different sports injuries produce different symptoms and complications. The most common types of sports injuries include:
Sprains. Overstretching or tearing the ligaments results in a sprain. Ligaments are pieces of tissue that connect two bones to one another in a joint.
Strains. Overstretching or tearing muscles or tendons results in a sprain. Tendons are thick, fibrous cords of tissue that connect bone to muscle. Strains are commonly mistaken for sprains. Here’s how tell them apart.
Knee injuries. Any injury that interferes with how the knee joint moves could be a sports injury. It could range from an overstretch to a tear in the muscles or tissues in the knee.
Swollen muscles. Swelling is a natural reaction to an injury. Swollen muscles may also be painful and weak.
Achilles tendon rupture. The Achilles tendon is a thin, powerful tendon at the back of your ankle. During sports, this tendon can break or rupture. When it does, you may experience sudden, severe pain and difficulty walking.
Fractures. Bone fractures are also known as broken bones.
Dislocations. Sports injuries may dislocate a bone in your body. When that happens, a bone is forced out of its socket. This can be painful and lead to swelling and weakness.
Rotator cuff injury. Four pieces of muscle work together to form the rotator cuff. The rotator cuff keeps your shoulder moving in all directions. A tear in any of these muscles can weaken the rotator cu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