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3日是“霜降” 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从秋向冬的过度,秋尽叶枯,露结为霜。天气逐渐变得寒冷干燥,此时非常容易出现身体不适,因此必须要注意霜降养生。
一、饮食
俗话说“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因此霜降的饮食养生在于补。在养肺润燥的同时,注意补气血和养脾胃。润燥养肺的食物有百合、梨、萝卜、蜂蜜、银耳、莲子、冬瓜等。羊肉、牛肉、鸭肉、兔肉是不错的补气血养脾胃食物。尤其是兔肉,民间有吃迎霜兔肉的说法,霜降后的兔子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更高。

二、起居 霜降时节昼夜温差进一步加大,最低气温可达到零摄氏度左右,“荷塘月舍” 提醒大家要注意添加衣物,秋衣秋裤可以上身了,另外还有特别注意脚部和腹部的保暖。爱美的女性也应注意,此时应更换长袜,护住脚踝,以免足部受凉。睡前用热水泡脚,泡到身体微微出汗,不但能促进足部血液循环利于驱寒,还能缓解一天的疲劳。肠胃受寒后可能会出现胃痛、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因此腹部的保暖也要重视,晚上睡觉时要关好门窗,用被子盖好腹部。 春困秋乏,进入霜降后由于早上温度较低,很多人容易赖床。这样是我们顺应天时的结果,霜降后睡眠时间应有所增加,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这样才能有好的精神状态。

三、运动
霜降时应选择舒缓、运动量不大的锻炼项目,如散步、慢跑。早晨气温较低,因此老年人最好是选择在太阳出来后再出门锻炼,运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骨骼关节。

“秋深山有骨,霜降水无痕”,今日,我们迎来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在古人看来,霜降有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此时,豺狼大量捕获猎物,吃不完便铺于一旁,感恩自然的馈赠;草木凋零,掉落的黄叶铺满路面,无声诉说着深秋的寂寥;立冬临近,曾经活跃的虫类隐匿了踪迹,垂头冬眠。